经济与文化
滚动头条:

企业管理咨询

南宁市企业管理升级服务活动成效显著

时间:2015-01-19 信息来源:不详

    2013年,南宁市委人才办、市工信委、市国资委和高新区管委会借鉴先进地区和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南宁市现代产业发展需要,以引导和推动企业管理升级为主线,引进国内高端智力专家团队、创新专家服务企业的方式,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开展企业管理升级活动,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的管理意识、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初步形成了“南宁市企业管理升级”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这项活动将继续深入开展,以人才集聚助力工业产业发展的作用也将日益凸显。从即日起开设“聚焦八方英才 助推工业发展”专栏,深入报道活动开展情况、解读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内部逻辑,为企业管理升级服务活动加油鼓劲、促进其发展提升。

    110天管理升级服务,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它不能给企业注入更多的资金,无法直接让企业扩大再生产,也不会帮助企业研发一项新技术新产品。从“硬件”上看,110天后,参加管理升级服务的企业似乎没有发生多少变化——厂房还是那个厂房,员工也还是那些员工。

    但他们却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效益——2013年,参加管理升级活动的22家企业通过专家“量身打造”服务,重点突破自身管理瓶颈,在管理升级活动考核期内,17家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同比增长15%以上;22家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89%,高于全市平均1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52.86%。

    解开“谜题”的关键,在于向管理要效益。

    专家团队把脉问诊

    “销售公司怪生产部门的产品质量差,生产部门怪供应公司的原料质量不稳定,供应公司怪财务部门支付不及时,财务部门又怪销售公司的资金回笼不及时。一圈怪下来,谁都有责任,又似乎谁都没责任。”

    这是南宁浮法玻璃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在经验交流会上对自家企业的“吐槽”。南宁浮法玻璃是广西唯一的浮法玻璃生产企业,拥有30年生产经营平板玻璃经验,是不少老南宁耳熟能详的老企业、大企业。“但是近年来,我公司与大多数实体经济相似,先后遇到了金融危机、产能过剩、经济下滑等诸多问题和困难。”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欧耀海说。

    就在欧耀海等企业高管为公司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犯愁的时候,南宁市多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开展为期100多天的企业管理升级活动。南宁浮法玻璃自然不会放过这一绝佳机会,立即报名参加,并多争取了两个名额。

    在封闭训练和后期训练过程中,企业管理专家团队靠前把脉问诊,利用企业价值链分析找问题、找瓶颈。很快,四项“量身订制”的建议逐一落实。2013年最后一季度,公司生产经营全面冲刺,玻璃产量、质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专家团队为何能在短时间内成功“问诊”?关键在于提前“把脉”:在正式开展企业管理升级活动之前,产业发展专家团队历时一个多月,深入企业现场,对南宁市53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前期调研工作,评估企业管理现状,初步帮助企业找出产供销等瓶颈问题;2013年10月,22家企业核心管理团队董事长(或总经理)带领营销、生产、研发、财务、采购等部门负责人,接受重点产业发展专家团队封闭式训练;随后,团队先后派遣专家累计250多人次,深入各有关企业进行管理升级方案辅导,帮助企业找出发展瓶颈和掌握现代管理工具、模型和方法的使用,悉心指导企业核心团队和员工进行瓶颈突破方案制作、定案与实施执行。

    突破瓶颈助力发展

    “近年来,南宁市深入开展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服务重点企业活动,协调解决企业用地、用工、融资、运输等困难问题,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已经成为南宁市服务企业的亮点工作品牌。”南宁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针对南宁市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2013年,南宁市借鉴全国工信系统和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实地考察引进高端管理咨询团队,推动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

    “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企业在专家的指导下突破了自身的发展瓶颈。”这位负责人介绍说,管理升级活动围绕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来分解,分析制约生产经营产出率最低环节,围绕它配置充分资源,设立缓冲,绘制目标蓝图和行动计划,配套相应考核激励机制,调动所有力量服务于解决瓶颈问题,110天内必须达到目标。“在制订方案时,专家团队引导企业查找并锁定制约目标实现的瓶颈环节,这就是参加企业能在110天达到目标的关键所在,而企业价值链中循环瓶颈突破必将带来企业管理的全面升级。”

    据了解,南宁市企业管理升级活动已被自治区批准列入2014年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人才项目并获得项目资金支持。相关部门计划安排1-2期企业管理升级活动,其中4月至9月开展第一期;同时,南宁市将对参加活动的企业给予优先的人才资金扶持,并依据企业参加活动达到预期目标情况给予奖励。

快速导航: